騰訊與華東師大、中國教科院聯合發布《2022人工智能教育藍皮書》,深度解讀最新發現
時間:2022-04-03 13:21:48 | 作者:愛科技網 | 點擊: 141 次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教育學習方式,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人工智能課程也逐漸成為中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為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更全面地調研我國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教學和技術賦能教育的現狀,騰訊研究院聯合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全國人工智能教育現狀調研,編寫了《2022人工智能教育藍皮書》,旨在為未來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提供有效路徑參考。
本次藍皮書面向全國25個省市的中小學校長、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抽樣調查,從2021年9月至10月獲得有效問卷總計超過19萬份,樣本量較為充分。藍皮書從人工智能教育的定義及應用比較、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技術應用情況、人工智能課程的教學設置及師資實踐等維度,通過不同地區校長、教師和學生不同視角的比較研究,反映出當下人工智能教育的現狀及挑戰,并對未來發展給出建設性建議。(文末提供報告全文下載)
人工智能教育的內涵和關鍵詞
教育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和層次出發,按照觀點內容的指向性,將人工智能教育的內涵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工具,人工智能教育即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主要指向人工智能的應用層面,支持教、學、管、評等教育活動的技術手段,利用智能工具對教育系統各要素進行自動分析,支持規?;虒W與個性化學習,加快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第二類是內容,人工智能教育即人工智能課程教學,以人工智能為學習內容的教育,包括人工智能知識教育、應用能力教育和情意教育等,是提升個體人工智能素養的泛學科性教育。第三類是工具與內容的組合,將以上兩類觀點進行整合,實現學習層面與應用層面的統一與融合。
圖1 人工智能教育的分類
工具: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重要發現
1、學校信息化智能系統建設仍處于“重硬輕軟”階段。受訪學校的信息化硬件設備總體情況較好,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智能設備,但是人工智能技術教育應用的相關軟件系統還較為欠缺。
圖2 學些所擁有的人工智能軟硬件教育裝備情況(N=1423)
圖3 學校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情況(N=1423)
2、學校管理層愿意推進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同時對系統安全訴求強烈。受訪校長對人工智能技術在學校管理方面的應用滿意度較高,并且愿意繼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學校中的進一步應用;學校都愿意通過設立“教學服務團隊”、“邀請人工智能專家提供指導”等渠道為人工智能在教育
圖4 校長對人工智能技術在學校管理應用的滿意度情況(N=1423)
方面的應用提供支持;校長們還認為教師最需要的外部支持是為教師創造在教學中使用人工智能產品的文化氛圍、配置成熟的人工智能教學應用產品、增加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人工智能產品的激勵機制。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應用中可能導致師生的個人信息泄露或被監視等問題,因而校長對搭建校園安全預警防范系統的態度較為強烈。
3、教師整體認可人工智能教學工具的價值,但也受阻于相關產品的不成熟和系統培訓的缺乏。受訪教師對人工智能在教學中的應用較為滿意,認為在教學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自信心,但同時也反映在操作人工智能產品中遇到困難的問題。教師認為最阻礙在教學中有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因素是缺乏成熟的智能產品以及配套的資源與服務,其次是中小學中缺乏對一線教師進行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系統培訓。
圖5 教師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阻礙因素(N=26806)
4、學生普遍愿意使用人工智能學習工具,并希望獲得個性化評估與輔導。大部分受訪學生都對人工智能教育持有積極的態度,愿意使用人工智能學習工具,并認為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會促進學習。僅有不到一半的受訪學生使用過人工智能學習工具輔助學習,使用過的學生則都能夠利用人工智能學習工具自主獲取所需要的學習資源,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